“科技之春”征文
引語:時間的推移,科技的腳步已經(jīng)在我們的生活里留下了許多的足跡。電腦的普及,讓辦公走入自動化時代;手機的智能,讓生活盡在“掌”握;液晶電視讓電視從此“掛”上了墻壁?!翱萍肌币运氂械姆绞接绊懼F(xiàn)代人的方方面面,這個時代“科技”如春天里的花朵,在我們身邊悄然綻放。
鐵運分公司作為礦業(yè)公司的“運輸連”始終站在運輸?shù)牡谝痪€上,安全高效的完成運輸任務。而“機動科”作為分公司的“尖刀班”緊跟公司思想腳步,以實際行動確保著安全高效運輸,而這其中“科技”的應用為此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

新型內燃機車
“蒸汽”走了“內燃”來了
曾幾何時鐵道線上,一路濃煙滾滾,紅土站上加水站整日忙碌,當班師傅要將十幾噸煤,一鍬一鍬送入鍋爐,再將煤渣一锨一锨倒掉,行車瞭望時要將頭伸出窗外,煤塵撲面而來,為了安全依然要睜大眼睛認真觀察。下班了,樂觀的司機師傅放聲一笑,只見兩排潔白的牙齒歡樂的排列在鼻頭下,特別是冬天為了加強瞭望,司機師傅不得冒著刺骨寒風把頭伸出窗外,因此司機師傅基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左肩周炎,而副司機都患有右肩周炎的職業(yè)病。那時由于礦區(qū)自營線路復雜,坡陡彎多,蒸汽機動力小經(jīng)常要“沖坡”(由于坡度大,在上坡前一段路程提前加大行車速度,依靠慣性及機車動能完成“重車”爬坡)有時遇到雨天,需要幾次“沖坡”才能完成當班運輸任務。1995年“內燃機”來了,礦區(qū)鐵路線從此告別了濃煙滾滾,煤塵飛舞的時代。DF--7C型內燃機車從此馳騁在83.6公里的鐵路線上。干凈的駕駛室里,冬天有暖風,夏天有空調,職工真正的實現(xiàn)了快樂工作,體面生活。明亮的瞭望窗,讓安全有了更好的保障。強勁的動力,讓“沖坡”逐漸離我們越來越遠??萍嫉哪_步永不停止,“內燃機”絕不滿足帶給人們工作的便利,從“B”型機車走向“模塊化”機車,燃油利用率不斷走上了新臺階,“電子制動”為安全行車加上雙保險。我們逐漸感受到了“科技”的魅力,以及它帶給我們的益處。

電子添乘:機車行進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
“五項設備”安全行車護航員
機車由蒸汽轉換成內燃,在性能的提高的同時,也對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而此時“科技”又帶來了它的一些好朋友來幫忙。機車“五項設備”--運記、電子添乘、平面調車、列車調車、列尾風壓控制?!斑\記”實時記錄機車各項運行狀況,駕乘人員操作記錄,這位“安監(jiān)員”盡職盡責從不遲到早退,不消極怠工。電子添乘讓機車有了明亮的“眼睛”,機車司機從此不再孤單因為有一雙眼睛陪伴著他們一起守護安全。平調、列調從此改變了司機“看計劃”,調車員“吹哨子、打旗語、晃手燈”完成調車作業(yè)的原始方式,送話器、收話機千米傳音、隨風入耳讓調車作業(yè)有了更加緊密連貫的配合;制動是行車安全的重中之重,而風壓則是制動的點睛之筆。列尾控制盒應用于機車,實時對機車風壓向乘務員進行匯報,從此司機有了一雙“順風耳”?!翱萍肌边@樣陪伴我們守護安全。

機車“運記”
檢修車間的“新成員”
“科技之花”開在檢修車間,新型檢修設備“天車”風泵試驗臺”噴油器噴油嘴試驗臺”……這些“新成員”的到來,讓檢修車間里轉大扳手、掄大榔頭的日子一去不返,許多精密設備,憑借經(jīng)驗維修的時代從此也畫上了一個句號。從前維修機車制動閘只能依靠技師維修經(jīng)驗和簡單的調試工具,并且需要反復的裝車實驗,才能完成維修,而“風泵試驗臺”的到來這一切都改變了,只需要將制動閘裝上試驗臺,各項數(shù)據(jù)便通過儀表準確的呈現(xiàn)出來,根據(jù)數(shù)據(jù)再進行調試,這樣不僅減少了維修中的工作量,并且使維修精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,再如新型的“噴油器試驗臺”不僅改變了從前手動維修對人力的極大依賴和數(shù)據(jù)的不精確,還改變以前因無法完成高精度維修造成的配件浪費,同時也使機車燃油使用率得到極大的提高,節(jié)約了運輸成本。這一朵一朵“科技花”的開放,讓我們的工作方式發(fā)生了一次次蛻變。

全自動噴油器試驗臺
“科技的花兒”遍地開放,只手從花叢中采摘幾朵與你共賞,“科技的腳步”也從未停止,它將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,讓我們拭目以待……
編輯:郝 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