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寒潮來臨,溫度驟降。玉華煤礦前衛(wèi)職工食堂門口排起長隊,眼看就要到班前會時間,未能吃上早餐的職工心急不已。
當日上午,通過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意見征集熱線的渠道,該礦黨政領導收到來自職工的情況反映,一直頗受好評的食堂為何出現(xiàn)早餐供應跟不上的突發(fā)情況? 調度會上,分管生活后勤領導通報調查情況。問題根源關鍵在降溫,一是突然降溫下,周邊餐飲店未營業(yè),致使習慣于上班途中就餐的職工都來到單位食堂。二是天氣影響下,小區(qū)居住并習慣于家中烹制早餐的職工家庭選擇到就近的單位食堂就餐。綜合影響下,上午就餐人數(shù)較之以往數(shù)倍增加,前衛(wèi)食堂早餐供應在只有4名工作人員,且要烹制油餅、肉夾饃等10余類早餐品種的情形下,耽誤了部分職工就餐。不止于早餐,每天三個班次不同時段千余人要到食堂吃飯,這樣的情況是否延伸到北風井職工食堂,是否擴大到不同時段,調度會上礦黨政再下指令,當日起各就餐時間段分包調查摸排。
在就餐高峰前期,該礦礦長帶領企管、物業(yè)、安檢等多部門對2個食堂管理供應進行現(xiàn)場調研,掌握真實客觀情況。經(jīng)過充分了解實際情況,礦井決定實行食堂保供保障措施,在保障早餐品種品質不降的前提下,對餐飲班組人員進行調配,補充加強早餐班組人員力量,增開售餐窗口。同時實行分管領導每日食堂巡回督導制,成立“兩堂一舍”專班,落實就餐和升井洗浴、供暖時間段管理干部跟班常態(tài)化機制,隨時隨地妥善處置,加強生活保障供應。
清晨,大氣監(jiān)測電子屏顯示室外溫度-7℃,前衛(wèi)食堂里已是燈火通明,一份份各色小吃、早點熱氣蒸騰被端上餐桌,溫暖的味覺傳遞著礦井為民辦事的真情實意。